新德里

概况

新德里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作为德里中央直辖区,它既包括饱经沧桑的老德里又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新德里,统称德里。主要语言为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

      新德里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作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着无数各地来的游客。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它又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印度历史文物的宝库。现在的旧德里是最后一座保存下来的城市。

      新德里的名胜古迹很多。在城东北角有一处著名的古迹,这就是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皇宫。因其围墙是用红色砂岩建成,故被称为红堡。凡到过新德里的人,都要去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宫堡。它于1639年动工,历时10年建成。整个建筑呈八角形,有5个城门,临河一面的城墙高达30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城内的内殿都是用大理石与红砂石砌成。石柱和墙壁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窗棂用大理石镂空,嵌镶有各种宝石,灿烂夺目,富丽堂皇。
 
      数百年来,红堡几经战火浩劫,现在幸存的有觐见宫,这是一座三面敞开的殿宇,只有东墙,墙上原镶有宝石,拼成色彩绚丽的图案,1857年民族大起义时被洗劫一空了。另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枢密宫,是红堡最豪华的建筑,有“尘世天堂”之誉。堡内还有御浴室、国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楼台亭榭等建筑,保护得比较完好。

      孔雀王朝兴建的旧堡遗址和阿育王石柱,在这里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建于13世纪的库塔布塔,风格别致,造型美观。塔基的直径大约有14米,塔身分为5层。前3层全部用红砂石建造,每层外表有凸起的竖立的装饰性折纹,第一层的折纹是角形和半圆形相间,第二层全都是半圆形,第三层是角形。最高两层的塔身全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美食

印度虽然没有什么典型的饮食,不过他们比欧洲人更加喜欢吃大米、蔬菜和调味品。北印度人觉得南印度人的食物难以下咽,而南印度人也不爱吃北印度人的食物。有些人吃鱼、肉和蛋类;很多人宁愿饿死而不肯吃牛肉,而另外一些人却没有这些禁忌。所有这些饮食习惯的形成并不是由于食物味道的好坏,而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同时,由于地理条件各地千差万别,饮食也千差万别,丰富多彩。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至今笔者也没弄明白这些调料究竟含有什么成分。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酪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燉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说起饮食,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甜食。印度的甜食可谓“名符其实”,甜得发腻。甜食种类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应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无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数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发胖,大概与嗜食过多的甜食有关。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符其实,最早的在晚上8点左右,晚的在10点左右。吃完饭不久就上床睡觉,不发胖才怪呢。

由于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喝午茶的习惯。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掺水煮开,再把茶叶倒进去,煮沸后用小筛子把茶叶滤出,加糖后即可饮用。

交通

大多数到印度的观光客都是搭乘飞机。孟买与德里机场是主要的入境点,有少数航空公司则由加尔各答与马德拉斯机场进出。其他的国际机场,则包括每日有班机往返加德满都的帕坦与瓦拉纳西,往返海岸地区的海得拉巴与特里瓦德琅,有租用飞机往返德国法国英国等地的大伯林(Daboline),此外还有不定期的班机。
  
  德里与孟买机场则有可达几乎世界各大城市的班机。很不幸地,大多数长途的班机抵达印度时都是半夜到清晨六点之间,很明显地是为了配合欧洲与远东城市的降落时间。

四个主要国际机场经常改进并都有行李设施。此外,有脚夫与有照计程车。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与马德拉斯在出入境大厅都有免税商店。

德里现已成为印度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通过火车、汽车和飞机与全国各地和国外一些城市相通。德里市郊的巴兰机场现已成为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机场。

交通趣闻

牛车拉火箭 大象当道行

印度是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如今也正前进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要论及它的交通,有一件事颇具象征意义:1981年印度发射火箭时,把火箭运进发射场的是牛车。
牛与印度的交通是分不开的。印度85%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视牛为神,农民爱牛如子。
在乡村公路上,到处都可以见到慢悠悠的“二牛抬杠”,两只牛拉着一辆大车不慌不忙地走着。印度的白牛背上有隆起的峰,木杠就架在那上面。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城市里的汽车要让牛,此话一点不假。这些牛是教徒放养的“神牛”,四处游荡,走累了就在马路上一卧,汽车决不敢去撞它们。
印度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修路的传统。弘扬佛法的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曾下诏谕,命令各地都要道路相通,路两旁种树,隔一段距建一客舍,打一只井,“俾行人与牛畜得荫凉解口渴矣”。
驾车在阿育王曾统治的印度北部、东部地区旅行,一路上常常见到两旁有高大浓密的古树,树下有孔雀开屏,猴子嬉耍,松鼠窜跳,大有避尘嚣而归山林之感。
且慢高兴。就在那条国家级公路上,汽车开着开着,前面堵住了,10吨、20吨的重型卡车,一眼望不到头。开始以为等一会儿就会通车,不料一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动静。于是下车走到大树底下的小茶馆里打听消息,那些靠在椅子上、躺在绳床上的司机满不在乎地说:“我们已经等了一天一夜啦!”
印度的公路总长度为162万公里,分三个级别:国家公路、邦公路、乡村公路。国家级公路共有71条,总长33612公里。这些公路虽然还达不到超级公路的水平,但也蛮不错的,特别是在大城市附近。偏僻的地方管理就差些了,上面讲到的堵车往往发生在小集镇附近。邦公路由邦政府管理,比国家级公路窄一些,而乡村公路一般都是土路。

印度的火车也很有特点。印度火车分五等:一等空调、空调卧铺、一等车厢、空调坐和二等车厢。如果坐前四种,旅行都很惬意,卫生状况也不错。但若坐二等车厢,那就差得太远了。车窗破碎,电风扇失灵,又脏又挤。有些短途车,乘客干脆爬到车厢顶上坐着,脸无惧色。印度独立前,还有三等车厢,圣雄甘地游全国时,就坐这等车厢,与老百姓同甘苦,已成历史美谈。

说到市内交通,由于车越来越多,路便越来越难走。在新德里,摩托车比自行车多。在人们的印象里,自行车属于蓝领劳动者,摩托车属于白领。印度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厂巴加吉公司年产量已突破100万辆。印度小康人家的姑娘出嫁,一般都要一辆摩托车作为嫁妆之一。至于中产阶级中的上层,印日合资的小汽车“马鲁迪”已成了其身份的象征。

在摩托车与汽车的洪流中,自行车、人力车、牛车都“奋勇争先”,有空就钻,再加上悠闲的神牛和不时出现的大象,真是够交通警察头痛的了。不过,印度总还是在进步,由牛车运送的火箭,不是也飞上太空吗?

购物

游客一定在行李中预留下大量空位,以便在印度一展绝不能错过的购物机会。琳琅满目的器物令人眼花燎乱,其价钱低廉也令人一惊。

各式贩卖手工艺品的地方,无可避免地是购物者的第一站。这些手工艺品本身就是印度多样风貌的代表,同时也是该国多样而迷人的艺术产品的产物。像纪念品之类的有趣物品,许多是值得投资。
  
  印度名副其实的纺织品,呈现出一系列令人眩目的质地、织工、印染、设计与色彩,可以制缝出不凡而引人注目的洋装、椅套与床单。披肩、丰丽的晚服长巾,真丝围巾都是上等的好礼。记住,许多饭店的裁缝师,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缝制服务。

精细的大理石镶嵌艺品,是设计精巧几世纪就流传下来的传统的魅力之作。绘制于象牙、纸张或布料上的小型画复制品选购时需特别小心。货比三家再购买。皮夹、皮鞋与袋子,若不太奇异,也十分划算。手绘陶器,以及由桌垫到家具应有尽有的藤制品,都颇有价值。不可思议的成衣,不论是廉价的便服或较精致的流行服饰,都可能为你的衣饰加添另一番趣味。每一类的古董或半古董都十分诱人,但必须谨记:印度政府管制古董的出口。

中央公园

新德里没有大型的综合性百货商店,在比较大的商业区也只有一家家的专门店。康诺特普莱斯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居中是一个中央公园,公园外围有三层圆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圆盘。因而在德里的中国人都称这个地方为“大圆盘”。从大圆盘有八条大道向八个方向散射而去。圆环上当年设计时都是白色的二层楼建筑,不过现在也出现了高层楼房。这里汇集了许许多多的店铺、银行、保险公司、旅行社等等。中央公园下面是一个占地面积相当大的地下商场,也是由分门别类的专门店组成,同样排列成让你永远走不到尽头的几层圆环,第一次来到这里肯定会产生晕晕乎乎的感觉。康诺特普莱斯是印度人民和外国游客购物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店铺多如牛毛,如果是一家一家地逛,花上一整天也休想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