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

概况

菩萨顶位于山西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从大照壁下仰首上望,一百零八级石台阶层层铺到高处,十分陡峻,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耸立在石阶尽头的木牌楼,更显雄伟多姿。牌楼中门的大匾上,康熙皇帝的四个镏金大字“灵峰胜境”交相辉映。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山近水,雄壮多姿的寺庙群,尽收眼底,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

 

菩萨顶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据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菩萨像,塑工安生前来雕塑。一天夜里,文殊显圣,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展示真容,故此寺改名真容院。明永乐初年又改修,易名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明万历年间重修。菩萨顶占地九千一百平方米,有殿堂楼房一百一十多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

 

                          

 

菩萨顶的极盛时期是在清代。清顺治十三年将这里改为喇嘛庙,康熙皇帝曾赐菩萨顶大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大喇嘛进贡。其中原因,据说与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的一段风流韵事有关。 

 

在悬嵌“灵峰胜境”匾额的木牌楼两侧,蹲卧着一对石狮子,似乎在向人们倾吐五台山的百年沧桑。但只要留神细看,就会发现,左侧那只石狮子竟没有舌头。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过华丽的牌楼,迎面便是山门。山门前有大石阶,中间不是一级一级的,而是斜升的大平面,雕有九龙吸水(右图)。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人们附会道:这是象征山西旧属的九府,九龙吸水下面的一百零八级台阶,暗指山西旧属的一百零八县。可见,菩萨顶寺庙建筑中富丽的皇宫气派和象征权力统括山西的说法,与清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

 

步入山门,第一处院落是天王殿、大佛殿以及东西配殿构成的“前院”。院不大,四面有敦实的建筑,中间有古松,台基下有石碑,显得幽雅肃穆。大佛殿和文殊殿又构成一个“中院”。院内有石坊一座,上书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个大字。文殊殿顶上的琉璃瓦,殿脊上的兽身和龙头,出檐斗拱上的彩绘,格扇上的雕刻图案,把大殿装饰得多姿多彩。大殿檐下的石阶,有一处高起,状似蜂窝,这是由殿檐年久滴水而结成的矿物水垢。原先,这种滴水,阴雨天滴,晴朗天也滴,为菩萨项一景。因此,文殊殿又称滴水殿。前院西配房檐台旁,有一口大铜锅(左图),直径五尺,深达四尺以上,后院也有两口同样大小的铜锅。这些铜锅,过去每年“六月大会”和腊月初八各用一次。六月庙会喇叭们过佛教节日,做斋饭,用白面蒸魔王,供“跳神镇魔”用;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做“八宝粥”供佛斋僧。

 

从“前院”往东拐,又有一个“东院”。正房过厅里和“东后院”圆亭内,各矗立首一通整块汉白玉四棱碑。高达六米,四面宽各一米。这样高大厚实的石碑,各全五台山第一。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藏、满四种文字,是清代乾隆皇帝亲笔御书,描写他上五台山的情怀和感受。书法圆润流畅,结构丰满雄健,是很宝贵的艺术品。

 

从清代喇叭教传入五台山开始,每年农历六月初四至六月十五,都要做道场、办法会,菩萨顶当然是中心,其它青庙也大开庙门,迎接各地的香客游人。六月十四日,全山的喇嘛们头戴各种脸谱面具,身空各种服饰,念着护法经,跳着金刚舞,在菩萨顶“镇魔”;十五日,又在罗侯寺“跳神”,并出来绕街转道。前头驾着弥勒菩萨像,接着大喇嘛坐八抬大轿,二喇嘛骑高头大马,其余僧众,敲锣开道,击鼓鸣号,吹奏庙堂音乐,热闹异常。当地群众和外地游人如潮水般涌着,争相观看。这个古庙会,后世在内容形式上虽有所改变,但一直流传到现在。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