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

概况

 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南的大黑河畔,距市区9公里。墓高33米,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远望陵墓呈青黛色。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墓身呈台体状,墓顶建有一座凉亭,墓地东侧是历代名人为昭君墓题写的碑文,西侧是文物陈列室。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昭君墓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登上墓顶,可看到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横贯东西,也会欣赏到呼和浩特市全景。昭君墓参观内容有:青泉牌坊、石雕嫱云、和亲铜像、董必武诗碑、昭君出塞陈列、昭君诗碑廊等。走进陵园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

 

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衣袂飘飘,目视远方,栩栩如生。

 

据民间传说,每到深秋时节,四野草木枯黄的时候,唯有昭君墓嫩黄黛绿,草青如菌。因此历代诗人常常好用“谁家青冢年年青”“到今冢上青草多”,“宿草青青没断碑”之类的诗句寓意。据说“呼和浩特”的蒙语直译为“青城”,就是因青冢而得名的,而“青冢拥黛”也成为呼市八景之一。由于墓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晚霞的映照,墓景时有变化,传说一日有三变,“晨如峰,午如钟,夕如枞”。

 

历史故事

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是皇宫中的宫女,西汉年间,匈奴呼韩邪单于(国王)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远嫁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王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出塞和亲,符合当时汉匈两族人民多年的愿望,所以汉元帝下诏将这一年的年号改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儿子伊屠知牙师,两年后,呼韩邪死后,昭君遵汉成帝之命,从胡俗。再退给呼韩邪单于大阏氏的长子复林累于雕单于陶莫皋。生二女。须卜居次,当于居次。昭君死后,她的子女继续为汉匈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呼和浩特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单于天降”、“长乐未央”等砖瓦;说明长城沿线人民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群出塞以后,汉匈出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局面,故《汉书》记载“牛马布野”。

 

开放时间

 

08:00~18:00

 

地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国道209桃花收费站南2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