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纪念馆

概况

朱熹纪念馆,位于武夷宫古街。参观朱熹纪念馆是朱熹理学文化线路的最后一站,也是观赏"朱子戏"的压轴戏,是理解朱子理学文化的集大成之游。纪念馆用文字、图片、实物简介了朱熹的生平,突出展示了他在武夷山自童年受教直到中年著述、老年办学终成大儒的不平凡经历,还通过图片、文字简述了他的学说贯通古今、远播海外的盛况。如韩国的退溪学会如今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研究朱子学的学术机构,展品中展出了退溪学始建者李?(号退溪)的画像、他的高丽文著述等,以及自1983-2000年17年间共召开六次国际朱子学研讨会的概况(在武夷山就召集过两次),还展出了卷帙浩繁、版本各异的朱熹理学巨著。弥足珍贵的还有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汉文《论语集注》课本。

 

现代新儒学学者著作,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澳洲的专著,则集中了海内外论著的精华。此外,还有专版若干,广泛介绍了活跃于海内外的朱熹后裔的概况。朱熹纪念馆建馆12年,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曾先后接待两次参加国际朱子会议的专家学者,收到各种题字、对联500余篇,还接待了荷兰女王等热心汉学的国外领导人。分管国家文教工作的中央领导人李岚清连续参观了两次。吴仪、邓朴方等看了以后,都赞不绝口。

 

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于1990年落成,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其中有不少联文,语言精练,寓意深长,文采斐然。

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朱熹在武夷山讲学40余年,继承和发展了理学体系。殿前大门两侧的草书楹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海之邹鲁”,说明朱熹的理学思想已成为我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大殿前有一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表述了朱熹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和儒家人生处世的规范。大殿前横匾上书写的“学达性天”四字,字体雄浑、硕壮。这块原为清康熙皇帝于1787年为“紫阳书院”御题的匾额,其大致意思是:“学”为格物,“达”为致知,“性”为道,“天”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体现,即通过道德修养,追求“至诚”的境界,以感应天地,达到“天人合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最欣赏挂在大殿内、由潘主兰先生撰写的一副篆体楹联:“ 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 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阐述了朱熹的理学以孔孟等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大量的唯物主义朴素思想与自然科学的成果,奠定了朱熹成为与孔孟等先哲并列的地位。赵朴初先生参观纪念馆后,对朱熹40余年在武夷山授徒著述和创建闽学体系的功绩表示钦佩。他应主人之请,挥毫书写了一副对联,以示对朱子崇仰之情,联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

 

开放时间

 

08:00-17:00

 

地址

 

武夷宫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