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景点

麻田八路军纪念馆
 
总部办公大院为当时办公室(作战科),东七间为一、二居室,屋内展出抗战时期的实物照片等,西上四间是彭德怀总司令宿办室,宿室内按彭总当时住原样陈列,外室陈列彭总和生平及当时抗战的照片实物等反映彭总指挥八路军抗战和生活用品。南房为何廷一、腾代远宿办室。另有警卫员宿办室和北楼东侧总部机要秘书李琦两间有地窑的宿办室、大门东侧为总部伙房。整个院落布置井然有序,是人们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先烈光辉业绩的纪念场所。
 
八路军总部旧址
 
当年八路军总部选址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在村边,二是要有前后门。有一个院子是县城财主刘三柱的房子,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从此,这个大院便成了八路军率领华北人民进行敌后抗战的军事指挥中心。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小平旧居
 
邓小平旧居位于上麻田村内。坐西朝东,一进院落,砖瓦楼房5间。1943年10月至1945年8月,邓小平任北方局代理书记时,在此居住。其间,邓小平身兼北方局代理书记和主持八路军总部工作等职务,领导整个根据地军民继续深入开展整风和减租减息工作,并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拥军爱民运动;军事上发起反攻开始收复失地,直到日军投降前夕。
1998年3月,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人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走访原住居民,根据原来样式,在原旧址基础上抬高了1.2米。山西省文物建筑部门对旧居采取了文物加固技术和复旧工艺,门楼砖雕部分按原样更新,木雕部分全部是原来物件。“小平同志在太行”图片展陈列在邓小平旧居的4间房内,生动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从1938年1月踏入辽县(现左权县)到1947年离开邯郸挥师南下近10年的太行烽火生涯。

 
左权旧居
 
左权旧居曾是一座教堂,左权将军就在这个教堂中生活战斗。他同时兼任情报处处长,在这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
 
左权烈士陵园
 
左权烈士陵园,位于左权县城陵园街北段,坐北向南,内有烈士纪念亭、纪念塔、左权将军纪念馆。建筑物富有民族风格,陵园内庄严肃穆。抗战胜利后,左权县人民为怀念八年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在原万寿宫旧址上修建了左权烈士陵园。园内有3个纪念亭,左权将军纪念亭正面向南,两边檐柱上刻着“伟烈丰功卓著集民族正气贯古今”、“忠肝义胆长存铭华夏英碑迪后人”的联句,正上方横额“左权将军纪念亭”,七个镀金大字笔力奔放,是徐向前元帅于1987年4月所题。
主亭前安放着左权将军铜像,亭中矗立着左权将军纪念碑,上镌朱德同志纪念左权将军的悼词、罗瑞卿同志纪念左权将军的碑文和左权县八年抗战始末。亭中石碑上镌有叶剑英同志悼念左权将军的《满江红》一词。中心纪念碑的正面上书“左权将军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碑的左面为朱德总司令悼念左权将军的七绝手迹:“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右侧为邓小平同志题词:“怀念左权同志”,背面刻有彭德怀副总司令于1942年10月10日“敬撰”的“左权同志碑志”,简要介绍了左权将军的战斗历程。东西长廊陈列着左权革命英烈展。
陵园还安放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革命捐躯的英烈骨灰。园内亭台廊庑,林木苍翠,已成为游览胜地,是一处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纪念馆。
后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在纪念八路军总部进驻麻田50周年前夕,刘华清为左权将军纪念馆题写了馆名。馆内陈列有反映左权将军革命生涯的简历、照片和实物资料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人在左权将军牺牲后题写的挽词等。馆内内容充实,展示了左权将军为中国革命奋斗的一生。
 
左权将军殉难处
 
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麻田镇东北方向北艾铺村南1公里处的十字岭峰顶。纪念建筑有高70厘米、宽105厘米、厚15厘米的左权将军殉难处汉白玉纪念碑一块,左权将军临时埋葬处石灰岩纪念碑一块。一座四角正方形的仿明清翼角纪念亭,该亭高5米建筑面积295平方米,亭正中竖有4.5米高的汉白玉纪念碑,正面刻着“左权同志永垂不朽”,左面和右面分别刻着邓小平、朱德的题词,后面则刻着彭德怀撰写的左权同志碑志。主碑四周还竖有8块石碑,镌有朱德、彭德怀、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撰写的纪念文章。
1942年5月,日军纠集2.5万余重兵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对“八路军前方总部”发起铁壁合围,想消灭八路军总指挥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首脑机关,战争空前激烈。5月24日夜,当总部、北方局等机关和掩护转移部队共1万余人转移到北艾铺十字岭一线时,遭到日军包围。25日拂晓,1万多日伪军从四面合围,在6架飞机掩护下,集中猛烈炮火,轮番轰炸。八路军奋起反击组织突围,激战终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罗瑞卿(政治部主任)率总部直属队和北方局机关冲出了合围圈。而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在指挥后勤人员突围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以身殉国,时年37岁。为纪念左权将军,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于1942年9月18日辽县易名左权县。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南200米处西山脚下,面向东北大羊角村(新闻烈士殉难地),于1986年5月28日落成,其高7.5米,碑座为方形,四面凸阶,雕栏环绕;碑体为四方形,正面镌杨尚昆1985年亲笔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右侧面镌陆定一题词:“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左侧面镌《何云同志简历》一文,介绍了这位热血洒在太行山上新闻战士的战斗历程。背面镌何云、李竹如等太行新闻烈士芳名录。
1942年5月何云(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珏、国际版编辑缪乙平等46位报社工作人员在反扫荡突围中殉难,这是中华民族新闻史上悲壮的一页。纪念碑近旁有华山(著名新闻工作者、作家)之墓。华山同志于1986年逝世,根据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撒入清漳河内,另外一部分安放于此。
 
华北《新华日报》社旧址
 
华北《新华日报》社旧址位于山庄村内。坐北朝南,一进四合式院落,砖瓦房屋12间。1940年11月至1942年6月,何云和华北《新华日报》社副社长陈克寒率领下属驻扎于此。在此,〈新华日报〉〈华北版)始由四版扩为六版,双日刊改为日刊,使报纸的容量和份数分别增加了30%和1倍,增加了发行力度,鼓舞了八路军。由它刊发或转载的文章有左权的《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胜利—从正太破击战直至关家垴歼灭战》和《论百团大战伟大意义》、邓小平的《胜利的回顾与胜利的期待》、彭德怀的《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等。
 
桐峪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
 
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位于桐峪村西老爷庙内。坐北朝南,一进院落,有山门、正殿、东西配房16间,占地624平方米。
1941年7月7日,临参会在此开幕。参加大会的各地各界参议员共133名,共产党占三分之一人数。大会听取了杨秀峰(“冀太联办”主任)的工作报告和彭德怀的《目前形势与抗日根据地的各种政策》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以北方局提出的十五项主张为基础而制定的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和各种重要条例、法令;选出了临时参议会驻会委员14名和正副议长;选出了晋冀豫边区政府组成人员。8月15日新选出的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副主席薄一波、戎伍胜,高等法院院长浦化人和全体委员宣誓就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宣告成立。随即公布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组织条例》。从此,领导全边区21个专区军民全面展开了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事业。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三三制”为方针而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