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葆台西汉墓博物

概况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南约15公里的丰台区花乡郭公庄南,是一座建立在汉代王陵遗址上的博物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帝王陵遗址博物馆。

 

馆内主体建筑这灰白色仿汉封土造型,主要内容为地宫原址及出土文物,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是北京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大葆台西汉墓于1974年6月开始发掘,经考证,墓主为西汉燕王(或广阳王)及其夫人。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文化,特别是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汉代帝王葬制称为“黄肠题凑”,即“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大葆台虽为诸侯之墓,却采用了天子制。墓室用一圈截面10厘米见方的柏木条筑成厚木墙,所有柏木条的一端都朝向墓室中心,共用柏木条约15880根,出土时尚大部如新,木墙正南辟有门,门内前室为“便房”,象征死者生前饮食宴乐的地方,过了便房北门是“后室”,棺木放在正中的棺床上。除此之外,遗址还包括为主人殉葬的车马坑。

 

一号墓的地宫遗址和车马遗迹是我国迄今唯一在原址上保存完好的该类大型汉墓,是研究中华汉文化及北京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馆内藏品

博物馆毗邻主要展示内容:地宫原址及出土文物、中国历代帝王陵展览。

 

大葆台西汉墓为一座工程浩大的纯木结构地下宫殿。有东西两座墓葬。东为1号墓,墓主应为西汉广阳顷王刘建,西侧2号墓主为其妻。此墓由外藏(包括墓道、甬道、外回廊)和内藏(包括前室、后室和便房)组成。墓室中心是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棺停五重,三棺二停,板材为揪、楠、檫木。黄肠题凑系用长O.9米,宽、厚均 0.1米的柏木条横向排列垒成,无榫卯固,顶端用压边木加固。一号墓黄肠题凑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多。墙正南辟门,门内为前室,象征墓主人的朝会、宴享。后室为用扁平立木围成的停室,棺椁置于正中。各层宫墙之间形成三道回廊,黄肠题凑为最内层宫墙。史载: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云题凑,是汉代天子的葬制。外回廊各宽1.6米,平面呈回字形,两端与甬道相通,回廊内埋有牲畜和陶甬。墓室外保存一组殉葬车马,有3辆彩绘朱轮马车,马13匹。此墓早期被盗,但仍出土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400余件,其中渔阳铁斧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实物见证;鎏金兽面铺首、嵌玉鎏金龙头枕、龙凤玉璧、螭虎白玉佩、墨玉舞人、缠丝鸡血红玛瑙等为汉宫珍饰。地宫规模宏大,结构特殊,使用的是汉“天子之制”,即西汉皇帝御用的最高级葬具体系,史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整个地宫是由几百立方米的柏木、楠木等珍贵木材构筑而成,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距地表四点七米。

 

墓道内随葬有三辆车,11匹马,乃实用真车马,史载是专供皇太子及诸侯王乘坐的“朱斑轮青盖车”。出土文物千余件,有铜器、铁器、玉器、漆器、玛瑙器、金泊、陶器及丝织品等。地宫遗址及车马遗迹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的原址上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汉墓遗址,是研究中华汉文化及北京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除可供参观的汉王地宫外,馆内还设有“汉代出土文物展”和参观者可参与的“投壶仪式”活动。此外这里还创办有“模拟考古”项目,参观者可亲手参与模拟考古发掘工作。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西南大堡台

 

开放时间

9:00-16:00 闭馆日: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