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阁庙

概况

妈阁庙位于澳门半岛的东南方,湄洲湾北岸山亭镇山柄村麒山之巅,阁共四层,高32.3米,取妈祖农历三月廿三诞辰之意,总体造型端庄古朴,轻盈灵动。居下仰观、遥遥而望、亦或登阁远眺,不同角度的妈祖阁有着截然不同的神韵。低空俯瞰妈祖阁,可见其于苍翠怀抱中悄然屹立,面朝大海,似海棠花开,俊秀动人。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建于1488年。整座庙宇背山面海,依崖构筑,包括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四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其周围古木参天,风景优美。庙前与大陆湾仔隔河相望。

 

“妈阁紫烟”是澳门八景之一。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也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者。

 

建筑特点

妈阁庙的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上有“妈祖阁”3个金字,两侧书有对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门楣顶部为飞檐状屋脊,华丽美观。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院内一块名为“洋石船”的巨石上,刻有一艘古代的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

 

据考,是记载400多年前一位福建商人,乘船来澳门途中遇到风浪,幸得妈祖相救、转危为安的故事。庙后的石壁上,有多不胜数的摩崖石刻,是历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骚客的手书。在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之间,有石阶和曲径相通,四周苍郁的古树,错杂的花木,纵横的岩石,把园林的幽雅和古庙的庄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极富民族特色。

 

相传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遂与当地居民商议,在现址立庙奉祀。四百多年前,葡国人抵达澳门,于庙前对面之海岬登岸,注意到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及历史,居民误指庙宇,故此答称“妈阁”,葡人遂以其音译而成“MACAU” ,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游人经过庙门及花岗石牌坊,走进庭院,循着山麓的石阶小径,拾级而上,即可抵达建于巉岩巨石间、就石窟凿成的弘仁殿。殿内四壁,雕刻着海魔神将,色彩斑斓,中央供奉天后。

 

自弘仁殿至观音阁,沿着山崖有不少石刻,或为名流政要咏题,或为骚人墨客遣兴,楷草篆隶,诸体俱备。此外,庭院内有中国帆船石刻浮雕,传说娘妈曾乘此船自家乡出海,经历台风巨浪,平安抵澳。观音阁位于庙之最高处,供奉观音大士。

 

声誉

妈阁庙、普济禅院、莲峰庙并称为澳门三大禅院。而妈阁庙为三大禅院之首,是澳门著名的东方式庙宇之一。是为纪念被信众尊奉为海上保护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

 

“妈祖”在福建话里是“母亲”的意思。“妈祖”姓林名默,宋朝福建莆田人,自幼聪颖,得老道秘传法术,能通神,经常在海上搭救遇难船只,“升天”后仍屡次在海上显灵,救助遇难的人。人们感其恩德,尊为护航海神,历代王朝也多次封谥,明朝时晋封为“天后”。相传400多年前明代时有一福建商人在澳门附近遭遇飓风,危在旦夕,幸得“显灵海上消灾解难”的天后娘娘解难相救。后来这位商人在神女显圣处设庙纪念以谢神恩,被称为“娘妈角”。

 

妈阁庙背山面海,沿崖而筑,周围古木参天;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形态逼真,传说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庙内花木错落,岩石纵横,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音阁4座建筑物组成,它们之间用石阶和曲径相通,曲径两旁的岩石上有历代名流政要或文人骚客题写的摩崖石刻;院内有一块名为“洋船石”的巨石,上刻一艘古代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是人们喜爱的“一帆风顺”的图景。庙内的碑石上刻有妈阁庙500周年纪念文字。

 

开放时间

7:00-18:00

 

地址

澳门半岛南端妈阁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