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

概况

荔波位于贵州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峻、秀、奇、幽、美博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被联合国官员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块“绿宝石”镶嵌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境内,南与广西毗邻,共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三个主要景区组成,面积约273.1平方公里,而占地2万多公顷的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生态系统,1996年5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2007年又以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荔波樟江之奇正是奇在山、河、林、洞、湖、瀑、滩浑然一体,又各得妙曼,而造就这种“水在石中淌,树在水上生”的奇特景观的正是荔波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荒芜的喀斯特区,久晴必旱,久雨必涝,是一般规律。但荔波是个例外,由于有千百年来生息繁衍的原生森林涵养水分,景区突破了一般喀斯特区干旱与洪涝交加的常态,水文景观丰富。

 

这里的河流有如会“遁土术”的“土行者”,忽而暗河泻出变为明流,忽而地上河流一头扎入洞穴,流向幽暗。河流在山间肆意奔流嬉戏,又形成姿态万千的瀑布,有时地下河突然从山中涌出,瀑流沿着绿荫覆盖的喀斯特陡壁,层层跌下,水珠飞溅,幻成七彩。

 

不但有瀑布,景区还随处可见喀斯特清泉,泉流的源头从厚厚的枯枝落叶垫积层中渗出,从岩溶缝隙和地下渗出,清冽而甘甜。而流量呈周期性变化的喀斯特潮泉和水流上涌翻腾如沸水的上升泉,更成是两大奇观。此外,喀斯特深潭也来凑热闹,一汪汪碧水,散落在林壑深处,比翠斗绿。潭中还有通体透明的“荔波盲条鳅”,为了适应深潭环境,眼睛已经完全退化了。
景区内更有漳江水迂回于悬峭壁之间80余公里,时而静缓如段,时而急流迭水。漂流之上,历尽逍遥惊险。

 

除了水,岩溶还孕育了林。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中心部分总面积达2万多公顷,在中亚热带地区喀斯特森林几乎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这里便成为地球同纬度地带仅存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这里所有的植物都生长在岩石上,有的从岩石上挺拔而起,似乎树干就是岩石的延伸;有的在岩石上织成根系,把岩石完全包裹起来,甚至把整颗岩石拔离地面数十厘米。有的树根从五十六高的陡岩上悬挂下来,直达地面,再钻进岩缝里面去……这里生长的上千种植物中40多种是植物界的新品种,如石山木莲、石生鼠李……还有3世纪前曾经 广布欧洲大陆的穗花杉,如今只能在这里找到。这样的环境,又使这里成为一个天然动物公园和天然药物种植场。

 

荔波樟江的奇趣除了喀斯特的风景还有景区内居住的少数民族风情。荔波全县15万余人,而布依、水、瑶、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到89%。在樟江景区内,“十里不同天”,各民族村寨既传承着自己的独特风俗和建筑又与其他村寨相安相守,怡然自乐。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

美食

黔南人普遍爱辣,“宁可无菜,不可缺椒”,越辣越香美,越辣越“安逸”。二是喜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方言,念为chuan chuan,一声,步伐不稳之意)”,除盐酸菜外还制作番茄酸、肉酸、菜酸、虾酸等多种食品或佐料,一年四季常食之。

荔波风猪

  荔波风猪是黔西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的土特产品。据传明清时代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制法是取十斤左右的奶膘乳猪作原料,宰杀后去掉嫩毛和内脏,保持完整头、脚步、尾,然后抹上花椒、胡椒、八角、茴香、草果、桂皮等二十多种佐料和精盐腌制风干而成。樟江河水喂养的奶膘乳猪,俗称香猪,体形饱满,肉质鲜嫩。用它制的荔波风猪造型美观,色泽橙亮,皮脆肉酥。

独山盐酸菜

  独山盐酸菜是贵州独山县的传统名特产,产销历史悠久。盐酸菜的生产始于明代,多为家庭自制自食,或作为特产馈赠亲友。大规模生产,是清代后期的事。

制法是首先于每年的2月底至3月初采摘粗壮鲜嫩的菜苔,经日晒、清洗后,再晒1—2天。然后将晒好的青菜,用盐揉搓,去除部分水分,再入池盐渍。把渍好的青菜削去老叶、粗皮,放在甜酒酿中,再将其他调料按比例调好,连同青菜装坛,密封贮存,约两个月后,即成。

  独山盐酸菜开坛后香气扑鼻,色泽鲜艳,菜绿椒红蒜白,非常悦目;吃起来酸中有辣,辣中有甜,甜中有咸,清香脆嫩,风味独特。即可作为小菜,也可作宴席上解腻醒酒佳蔬;还能烹制其他菜肴,如盐菜肉、炒肉末等。用来烹制鱼肴,能去腥香,风味独特。

虾酸与鱼酸

  虾酸是以小鲜虾为原料,洗净晾干,拌以适量低度白酒,干辣椒粉,姜末和食盐,倒进有围盘的土瓷坛中围水隔绝空气,半月后即可食用,“虾酸纯豆腐”、“虾酸烧猪大肠”、“虾酸炒牛肉末”均为当地民间饭店之佳肴。鱼酸以鲜鱼为原料,制法同上。鱼酸最适宜于油火锅用,一锅汤只需煮沸后放进一匙汤,其味即酸、甜、鲜美、香气四溢,可口开胃。

布依族狗肉飧

  贵州布依族同胞,嗜食狗肉,宰狗待客是上等的款待。逢年过节,布依村寨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宰狗1只。狗肉飧做法一般是先把现宰的狗烫洗干净,将皮烧烤呈嫩黄色,肉皮焦裂而有烟味;火候不到家,肉软绵不香。然后就是技术更为讲究的“狗灌肠”:先把肠子洗干净,剔下狗身上的软骨剁碎,再把脑髓、血肺、糯米、狗肉、香料等拌在一起,灌在肠里煮熟,味道极其鲜美。最后还要加工狗爪,用火钳烧烙,洗净烹熟,就餐时先夹来敬长者,然后敬客人。布依族认为狗爪最有营养,把它誉为“熊掌”。狗肉飧香软开胃,不腻不腥,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交通

飞机

荔波机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端荔波县,是旅游支线机场,目前与贵阳重庆成都广州深圳五个城市通航,航班比较少。

荔波机场

荔波机场离县城很远,距荔波县城公路距离13公里。

机场大巴

荔波机场每个航班都有从机场发往县城的大巴,有航班就有大巴,根据航班情况调整发车时间。机场大巴终点站是荔波吉妮丽吉大酒店,行程约需30分钟左右,票价为10元。

出租车

贵州省荔波县出租车起步价4元钱。

购物

荔波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县,民间传统工艺精湛,独具地方特色,传统的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如藤编、竹编、银饰、风猪、米片、凉席、青虾、柚子、青梅、桔子、茶叶、木沙发、木地板、土花布、民族服饰等,多以其轻巧、便于携带、适于馈赠等优点,深受游客青睐并远销东南亚

荔波凉席

荔波县的洞塘、九安、永康、尧所等乡盛产绵竹,是编织凉席的优质原料。荔波凉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叫姚焕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记了带绳子,正在发愁无法捆柴的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一片绵竹林,于是他去砍了一根绵竹,破成若干细蔑丝,扭成绳用以捆柴。这时他发现细篾丝柔软如麻,坚韧不断。从此,姚焕奎经常用绵竹捆柴或捆绑别的东西。后来,当地不少人知道了绵竹的这种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绳使用。经过逐渐发展,人们开始用它编织草鞋、竹篮、凉席等用品。

荔波凉席利用竹青和竹簧的自然花纹和天然光泽精心编制而成,它最大特点是精致美观,朴素大方,光滑柔软,能够折迭,便于随身携带。

九阡酒

  民间俗称“九仙酒”,是水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的保健饮品,是按水族民间传统药方,采集130多种地产药材制成酒曲,选用地产优质摘糯为原料酿制而成。色泽棕黄,醇香馥郁,天然淳正,酒性平和,清新淡雅,余味悠长。并具有强身健骨、劫风去湿、滋阴壮阳、延年益寿之功能。同时,对多种妇科杂症有独特之疗效。1957年,九阡酒间登上国庆宴会大雅之堂,敬爱的毛主席、周总理饮过此酒后,连声称赞为好酒。

马尾绣

  水族的独特工艺,主要制品为婴儿背带。因其工艺别致,图景古拙,艺术价值甚高,倍受国内外客人一青睐。

 

木雕“泰山”和地戏面具

  布依族善雕刻,“泰山”木雕面具便是颇具特色的一种。这“泰山”的作用,类似汉族的门神,高悬在住宅入门处,以辟邪镇宅保平安。“泰山”这种布依族的民间木雕,其造型富有一种狞疠之美;大黑眼珠鼓在眼眶外,炯炯有神,放射着威风慑人的目光,张开血红大嘴伸出反卷的舌头夹着一把利剑,稚拙而粗犷。

  审视地戏面具,其造型的稚拙粗犷处颇似木雕“泰山”,很难说清是地戏面具吸收了“泰山”木雕艺术营养,或是“泰山”木雕受过地戏面具的启发。不过,布依族的地戏面具就很接近“泰山”木雕。布依族也跳地戏。布依族地戏的面具并非清一色是木雕的,也有用笋壳彩绘的,用竹篾编制后加上彩绘的。在纸坯上涂脸谱彩绘的,多种多样的面具用料丰富多彩。木雕的,笋壳绘的,竹篾编绘的,纸坯涂绘的都可制成布依族地戏面具。不过,不论雕刻还是彩绘的面具脸谱,都更多地保留着木雕“泰山”的稚拙而粗犷的特征,更加深了布依族村寨的泥土味和原始感。

荔波银制品

荔波少数民族的银制品风格粗犷古朴,别具特色。

娱乐

在樟江水春河段漂流,上游橡皮艇行驶畅缓,下游却在急流险滩间惊险冲浪,各得其妙,趣味无穷。水春河段的漂流项目现在已成为贵州著名的几个漂流项目之一。

漂流途中还可在野外露营,尽享假日回归大自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