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

概况

包公祠位于开封市中心西侧,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从小就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因其双亲年高体弱,须人侍奉,一直不曾到任视事。父母谢世后,才出任长县知县。嗣后,包拯历任端周知州、监察御使、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谏院;瀛州、扬州、庐州、池州、江宁、开封府知府及三司使,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而卒,追赠礼部尚书。

 

包拯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开封人民为了纪念他,遂以“包府”代称开封府,又以包府坑代称开封府遗址。八十年代,市政府在包府坑西湖的西南角重建包公祠,供人瞻仰,包公祠亦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中重要的景点之一。

 

开封包公祠占地l公顷多,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古典建筑群,它气势宏伟,风格凝重而典雅。祠内主要建筑与景观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厢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磷峋奇石等,其中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体的包公写照,像两旁还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

 

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148年中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可谓京官的花名册),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人们观赏碑刻时总在其名下指指点点,天长日久磨出来的,它正是历代人民爱戴包公的见证。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倍受中外游客赞扬。

 

开放时间

 

07:00~19:00

 

地址

 

河南省开封县向阳路1号

美食

来到了开封,就不能不尝尝这满街的美食。说满街,一点都不为过,开封除了正宗大菜,民间还有许许多多的美食店铺,大都随意地开在路边,让人随时随地换换口味,美餐一顿。提起开封的夜市,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好多人傍晚专程赶来,啃几个羊蹄,吃碗油泼面,再来一个辣椒油窝窝头。抹抹嘴,端一杯凉甜凉甜的甘蔗汁,再到旁边的书店街走一走,看一看,有的吃,有的玩,好惬意呀!

风味小吃:小笼包子、桶子鸡、五香风干兔肉、黄焖鱼、锅贴 、羊肉炕馍、炒凉粉、冰糖熟梨 、 杏仁茶、江米切糕等。

开封第一楼灌汤包
其前身是“第一楼包子馆”,主营灌汤包子和吊卤面。包子皮馅分明,色白筋柔,灌汤流油,鲜香有味。吊卤面光滑筋香,卤稠而不腻,与面相粘,不脱不流,颇受食客赞赏。其后,对包子的制皮、馅料及外形进行了大胆改进,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现蒸现吃,深受顾客欢迎,生意更加兴隆。1997年,在寺后街原址上新建的“第一楼”总部五层大楼落成,是年12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
  
“第一楼”新楼营业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饮、娱乐、桑拿、美容于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环境舒适,面向大众化消费,可容纳240人同时就餐;三楼4间风格迥异的豪华餐厅匠心独具,美食荟萃。

又一新饭庄
“又一新”饭庄坐落在繁华的市中心鼓楼街,以历史悠久、设备精良、名家高手荟萃、 烹调技术精湛而长期被誉为正宗豫菜第一家。“又一新”饭庄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民国22年(1933年 ),康有为游学开封,各界名流在“又一村”设宴招待,康有为吃到高兴处,挥笔题了“又一村”三字为该店制匾,一时“又一村”名声大振。以后,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来开封就少不了要光顾“又一村”聚宴。十余年光景,“又一村”便鹤立于竞争激烈的开封饮食业。

“又一新”名菜、名点数千种,如扒燕菜、扒猴头、白扒熊掌、糖醋熘鲤鱼带焙面、鲜 花饼、萝卜丝饼、切馅烧麦、鸡丝卷等。在传统菜肴之外,还创制了五彩立式花篮、荷花鸡腰 、蜜炙三环绣球、蝴蝶银耳等不少新品种。近年来,又挖掘恢复了假元鱼、黄雀炸、炉焙鸡、 盘兔、莲花馅饼、五香糕等一批宋代菜点,使“又一新”那五光十色的菜单上锦上添花。“又一新”高徒辈出,献艺四方,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馆到省 会郑州的中州宾馆、河南饭店、少林餐馆、三味饭店等,都有“又一新”的厨师服务员供职献技。多年来,开封“又一新”接待了美、法、意、日、澳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团体及个人,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赏。

黄家老店
黄家老店坐落在滨河路西段路北,创办人是饮食名师黄思忠。黄思忠是“第一楼”小笼包子创始人黄继善的侄子,他12岁入“第一楼”学徒,长达32年,得真传,学就一手制作小笼包子和吊卤面的好手艺。1994年6月,黄思忠把小吃铺迁入现址,定名“黄家老店”。新址有120多平方米门面房作餐厅,后面建有灶房。经几次扩建装修,已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餐厅和4个雅间,共有大小餐桌18张,能同时容纳120多人就餐。

近年来,黄家老店还在本市的丁角街、五福路和曹门外等处建立分店,并在郑州建分店两处。黄家老店以经营小笼包子和吊卤面为主,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口味变化,把小笼包子的特色由过去的软香利口改为鲜香利口,在配料和制作上均有改进,还增添了素馅包子。吊卤面自1962年失传以来,黄家老店是目前开封唯一经营的一家。

马豫兴
桶子鸡、烧鸡“马豫兴”是开封有名的传统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马豫兴鸡鸭店”。最初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马永岭在鼓楼东南侧设店开业,桶子鸡是其经营的主要品种之一。“马豫兴”桶子鸡体形浑圆完美,色泽鹅黄,油润光亮,食之肥而不腻,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为开封酒会宴席上必备名菜。烧鸡,北宋称“熝鸡”,熝即煨烤之意。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城内经营熝鸡的名店众多,争相媲美,制作工艺极高。

稻香居
“稻香居”原名天津“稻香居”锅贴铺,开业于光绪八年(1882年),原以经营锅贴、 馄饨为主,兼营下酒小菜,后增添炒菜,成为著名风味小吃馆。

交通

航班 

 

由于开封没有民用机场,所以乘坐飞机到开封的旅客,要就近在新郑国际机场转乘火车或汽车前往开封。

 

铁路 

 

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陇海铁路从市内穿过。西边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接处,东边是京九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接处,地理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到全国各个主要城市都有直达列车。

 

长途客运 

 

公路是开封的重要运输通道,北京广州的106国道和天水至连云港的310国道在此交汇;开洛、开商高速公路是横穿河南的黄金通道;黄河公路大桥使得天堑变为坦途,全市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开封北距北京580公里,东至连云港530公里,开封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枢纽城市,同时又是沿亚欧大陆桥东西双向开放、外引内联的对外开放中心城市,具有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行大规模经济开发的广阔前景。

 

市内交通

 

乘8、10、14路公交车或出租车,从火车站乘8、10路公交车可到,16、20路公交车也可直达。

 

出租车

  

起步2公里5元,基本单价1.3元。

购物

汴 绣
汴绣也称宋绣,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我国名绣之一。《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开封皇宫内设有“文绣院”,绣工数百人,专为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绣制服饰,后在民间传播发展起来。十里都城到处珠廉绣额,盛极一时。后因金兵入侵,宋室南迁,兵火水患,汴绣也随之衰落。
  汴绣以绣制中国古名画而著称,作品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近年来又增加了为各国元首及著名人士绣制肖像。作品形象逼真、色彩丰富,技法细腻,立体感强,深为人们所喜爱。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等,产品远销欧亚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 瓜
西瓜是开封最著名的土特产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宋代已在市郊种植。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奉使金国,8月到达汴京,正逢西瓜上市。诗人吃了开封的西瓜以后,即兴赋诗《西瓜园》,诗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泠洛波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可见西瓜在宋代就大量种植。明清时期,西瓜种植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封成为全国三大西瓜产地之一。

汴梁西瓜以皮薄、瓤甜、籽少、个大而著称,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弛名全国。民间谚语:“萧县石榴砀山犁,汴梁西瓜甜到皮”,又说:“新郑小枣砀山梨,开封西瓜甜如密”。

黄河鲤鱼
鲤鱼是我国古老的名贵鱼种之一,素有“诸鱼之长,鱼中之王”的美称。古代,我国人民就把鲤鱼作为美的象征,作为珍贵礼品互相赠送。

鲤鱼在我国品种繁多,约有400多个品种,其中开封黄河鲤鱼居诸鱼之首。开封黄河鲤鱼口鳍鲜红,尾、鳞呈金黄色,脊灰褐色,腹部白,小嘴金眼,外形美观,肉味纯正,肥嫩鲜美。它头小体长,含肉率平均在70%左右,肥满度较其他平均值都高,故开封鲤鱼实为名贵产品,早已驰名中外,自古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开封是黄河鲤鱼的主要产区,鲤鱼以开封郊区段黄河所产为正宗。此段黄河西自回回寨,东到柳园,长约10余公里。黄河出邙山后,进入豫东平原,流速减慢,河面变宽,阳光照射充足,加上郑州、中牟等沿河城市排放的生活用水,使黄河鲤鱼得到一天然的生息繁殖场所,故此段黄河鲤鱼优于其他段所产的黄河鲤鱼。

兰考泡桐
兰考县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家具、模型、乐器的上乘材料。经北京乐器研究所对全国十几个地区桐木板材的研究鉴定,确定兰考泡桐为全国制做古筝、琵琶面板等乐器的最佳材料。

兰考县位于黄河岸边,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此泛滥改道,形成了大面积地质疏松、透气性能较好的少质土,对泡桐生长十分有利。60年代初,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根据兰考的地理环境倡导栽种泡桐,自那时起,泡桐的种植得到推广,成为兰考县农业一大优势。兰考泡桐是我国八大优良树种之一,生长迅速,当地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8-10年采伐,胸径可达50-80厘米,材积量在0.5立方米以上。因此,当地群众说:“要想富,栽桐树,生产致富好门路。”

目前,兰考县泡桐树达600多万棵,每年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可向国家提供3万多立方米的桐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兰考泡桐加工的桐木漆器,毛拼板等在日本享有盛誉。